人参五钱石膏八钱知母六钱甘草二钱粳米一撮古方分两,石膏用至一斤,知母六两,人参三两,甘草二两,米六合。按桂苓术甘汤一方,乃化气、行水之方也。
对治血症,无论其为血热妄行,或阴虚火动,或阳不统血,皆先选用甘草干姜汤加血馀炭,以止其血,然后才对症下药,屡屡获效。及兼风痰之证者,俱当审察而后用药。
其人精神不衰,渴喜饮冷,热象全见。 阳虚之下血,宜培中下之阳,方用四逆汤、理中汤,见阳虚门。
后世多宗《活人》,身凉不渴为湿温,略而不辨,盖思之而未得,不知《难经》湿温之本旨,《金匮》六淫湿证之全体,伏邪因湿而发之源流也。《通鉴·唐纪》,关中比岁饥馑,兵民率皆瘦黑,至是麦始熟,市有醉人,当时以为嘉瑞,人乍饱食,死者五之一。
如腰以上极热,腰以下稍凉,胸膈烦渴,腰腿重疼,或大便溏滑,其脉数而按之不实,此阳浮阴闭也。二曰《本草》载三人触雾晨行,饮酒者独不病。
桂枝气味甘辛热,散风救表,伐肝和脾,入营融血,为发汗之资,祛寒之援,使脾营之血不涩,溶溢于肺卫而为津液,则肺卫之津液,得气化布渗于皮毛而为汗。寒乃冬月之正邪,暑乃夏月之正邪。